关于门源县饲草良种繁育及基地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的公告
根据青海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年度工作安排,计划实施门源县饲草良种繁育及基地建设项目、门源县西滩乡东山村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现公告如下:
一、门源县饲草良种繁育及基地建设项目
(一)项目主管单位及责任人:谢浩成(门源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二)建设单位及责任人:李学文(门源县农村经济经营服务站站长)
(三)项目实施主体:西滩乡簸箕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西滩乡纳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浩门镇小沙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东川镇尕牧龙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泉口镇大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四)项目建设期限:2025年4月—2025年11月。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青甜1号饲草良种繁育基地200亩,饲草生产基地1400亩;购置拖拉机、收割机、农作物装卸机械等农机设备32台(套)。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510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500万元,占总投资的98.04%;项目二类费用10万元,占总投资的1.96%。
2.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51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资金405万元;省级财政衔接资金95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0万元。
(七)项目后续运营管理机制
1.项目资产归属及管护责任:项目建成后,资产权属归属西滩乡簸箕湾村、西滩乡纳隆村、浩门镇小沙沟村、东川镇尕牧龙下村、泉口镇大湾村等5个村集体,负责项目资产管理及维护。
2.项目后续运行机制:项目建设完成后,由西滩乡簸箕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西滩乡纳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浩门镇小沙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东川镇尕牧龙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泉口镇大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5个村集体合作社******人民政府做好运营及资产管护监管工作,收益归项目村村集体所有。
(八)联农带农机制
一是资产收益带动。项目运营投产后,预计每年村集体收益金不低于10万元,收益金的分配使用参照《村集体经济收益管理办法》执行。二是土地流转带动。村集体通过流转或租赁耕地预计1600亩,让农户获得稳定租金收入。三是务工就业带动。支持和鼓励村集体优先吸纳本村农户就近就地务工,预计可吸纳务工20余人,临时工150元/天/人,长期工1万-2.5万元/年/人,增加农户收入。四是产业融合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预计培育县域饲草种植新型经营主体5家以上,种植饲草1600亩以上,为我县养殖业的平稳发展奠定饲料产业基础,进一步降低我县养殖场(户)养殖成本。
二、门源县西滩乡东山村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一)项目主管(建设)单位及责任人
******人民政府乡长)。
(二)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5个月,即2025年5月至9月。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新建青稞良种繁育基地一处,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分为土建工程、良种引进和设备购置三部分,具体如下:
1.土建工程:新建晒粮库300.00㎡,晒场300.00㎡,场地平整1500.00m3,挡土墙150.00m3,电动伸缩门1座。
2.良种引进:购置青稞良种(昆仑14号)10000.00kg,肥料250.00kg,土地流转1500.00亩(其中500亩用于种植昆仑14号)。
3.设备购置:联合收割机1台、轮式拖拉机1台。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263.0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62.00万元,占总投资的23.57%,良种引进52.00万元,占总投资的19.77%,设备购置138.00万元,占总投资的52.47%,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1.00万元,占总投资的4.18%。
2.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63.00万元,其中:200.00万元财政衔接资金,主要用于土建工程和设备购置,占总投资的76.05%;52.00万元为村级自筹资金(因已到春耕季节,种子肥料及土地流转等全部由村集体自行购买,不再通过乡政府账户支付),主要用于良种引进,占总投资的19.77%;11.00万元为县级自筹资金,主要用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占总投资的4.18%。
(五)项目后续运营管理机制
1.项目资产归属及管护责任:项目建成后形成的固定资产归西滩乡东山村集体所有。后续由东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根据需求情况,增设服务、管理人员,定期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及时兑现分红收益、人员工资,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方案要在村内进行公示,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扶贫资产及收益分配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西滩乡政府要派专人每季度或半年定期监督、检查项目资产设施、设备状态,管好、用好项目资产设施、设备,保证项目资产设施、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营状态,延长使用年限。项目运营后积极整合周边闲置资源,盘******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注入强劲动能。
2.项目后续运行机制:项目竣工验收后,由项目实施单位及时将由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移交到东山村村集体,并按规定进行确权,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并登记造册,由东山村村集体负责种植基地后续发展及管护。后续运营单位为东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项目建成后,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利益共同体模式。
(六)联农带农机制
1.资产收益带动。该项目经批准设立后,其所有权归东山村村集体所有,项目运营后,预计每年固定向村集体缴纳收益金不低于10万元,收益金的分配使用参照《村集体经济收益管理办法》,具体由东山村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商议决定。
2.务工就业带动。项目建设期间,充分调动项目区农户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结合乡村振兴,在劳动力组织过程中,优先使用当地农民群众,预计带动临时就业岗位10个,预计带动群众增收5万元。项目运营期间,合作社带动东山村村民就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雇佣项目确权村村民,并配合西滩乡辖区范围内脱贫人员的扶持政策,预计可带动3人就业,每人每年增收3万元。
3.土地流转带动。项目建成运营后,可流转东山村土地1500亩,可为130户农牧民增加土地流转费(以每年300元/亩给予补偿),共计45.00万元。
4.其他带动效益。项目运营后,将购买的农机以每亩优惠20元的方式服务村民。
三、仙米乡德欠村、塔里华村、讨拉村村集体经济藏羊养殖项目
(一)项目建设(主管)单位:******人民政府
(二)项目责任人:******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副乡长)、曾新安(德欠村党支部书记)、朱生录(塔里华村党支部书记)、白龙羔塔(讨拉村党支部书记)
(三)项目申报单位:仙米乡德欠村、仙米乡塔里华村、仙米乡讨拉村
(四)项目监管单位:******财政局
(五)项目扶持对象:仙米乡德欠村、仙米乡塔里华村、仙米乡讨拉村3个村集体
(六)项目建设期限: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10月30日
(七)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人民政府具体负责,会同仙米乡德欠村、塔里华村、讨拉村3个村共计购置1509只左右2~3岁龄,符合青海藏羊标准登记要求的藏羊,每村分配藏羊503只(具体购置数量、价格以合同约定为准)。购置完成后,根据各村牧户草场面积、养殖经验及现有藏羊养殖数量和信誉等条件,分配养殖到户。藏羊养殖数量以合同约定为准,养殖期限为3年,养殖期限结束后,根据养殖藏羊实际情况与牧户协商继续养殖或将养殖藏羊重新分配至其他牧户进行养殖,养殖户以自有资产作为资产抵押。若牧户终止养殖,则以现金方式回收藏羊购置费每村80万元,合计 240 万元。
(八)投资及资金来源
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245.90万元,其中:藏羊购置费240万元,招标服务费2.7万元、结决算审计费用1.4万元、方案编制1.8万元。
2.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45.90万元。其中:240万元为2025年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9万元为县级财政配套资金。
(九)项目后续运营管理机制
1.项目资产归属及管护责任:该项目购置的藏羊属村集体资产,归德欠村、塔里华村、讨拉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并以固定资产入股形式列入固定资产专账进行管理,具体由托养方负责养殖运营。
2.项目后续运行机制:
一是养殖档案管理:******人民政府协同乡兽医站对收购的藏羊建立档案,详细记录品种、免疫状况等情况,定期对购置的藏羊进行跟踪管理,防止托养方在养殖期内将项目内藏羊私自处理。二是羊群健康管理:饲养人每日观察藏羊健康状况,乡兽医站定期进行疫病检疫,落实好春秋季防疫措施,确保羊群健康。三是养殖环境优化:督促托养户定期检查修缮羊舍,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定期清理粪便、消毒,防止病菌滋生。
3.项目联农带农机制:一是项目进行托管收益,收益资金转入3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账户,预计每个村每年收益4万元,共12万元。二是项目运营后,能有效吸引各村牧户融入藏羊养殖,辐射带动牧户增产增收。三是乡兽医站组织牧民对藏羊养殖各阶段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牧民群众规范化养殖的能力,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四是进行特色养殖项目,与周边地区形成差异化发展,打造产业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牧户抗风险能力,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四、门源县乡村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一)项目主管单位:门源回族自治县文体旅游广电局
(二)项目责任人:祁志新
(三)项目申报(实施)单位:门源回族自治县文体旅游广电局
(四)项目监管单位:******财政局
(五)项目扶持对象:门源县东川镇孔家庄村、仙米乡桥滩村、东川镇麻当村、阴田乡措龙滩村、青石嘴镇红山村、青石嘴村、皇城蒙古族乡东滩村村集体
(六)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拟建设地点位于门源县东川镇孔家庄、门源县仙米乡桥滩村聚阳沟景区******服务中心,拟建内容如下:
1.仙米乡聚阳沟景区维修修缮公共厕所1座,主要对外墙、屋面、内墙、地面、顶棚等进行修缮。拆除并新建服务用房1栋。
2.******服务中心新建5台120kW充电桩。
3.东川镇麻当村广场新建5台120kW充电桩。
4.阴田乡措龙滩村新建5台120kW充电桩,新建100㎡公共厕所1栋。
5.青石嘴镇红山村新建100㎡公共厕所1栋(PLC智慧防冻公厕),青石嘴镇青石嘴村吊沟路南侧新建120㎡公共厕所1栋。
6.门源县东川镇孔家庄新建90㎡公共厕所1栋。
7.购置20座成品移动公厕。
(七)投资及资金来源
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657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合计为600万元,设计费、监理费、招标代理费等其他二类费用合计为57万元。
2.资金筹措:总投资657万元,其中:600万元为2025年第一批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7万元为县级财政配套资金。
(八)项目联农带农机制:一是村集体发展带动。通过项目实施可进一步补齐村集体旅游产业项目基础设施短板,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和村集体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务工就业带动。项目建设及运营期内,在同等条件下依次优先雇佣项目受益村脱贫劳动力、受益村一般劳动力、其他地区劳动力,带动8人就业,人均增收2.4万元;配合项目涉及乡镇脱贫人员的就业扶持政策,带动8人就业,实现就业人员季节性增收0.3万元。三是产业融合发展带动。项目运营后,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村民收入,实现农牧民家庭收入多元化发展。四是服务延伸带动。项目建成运营后,不断改善乡村周边环境,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吸引更多游客,带动乡村旅游消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强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与获得感。
注:公告时间原则为长期。请全县社会各界和广大农牧民监督,任何个人和单位如有意见和建议,均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形式,向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反映。
联系地址:门源县浩门镇街心花园门源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
联系电话:******
监督举报电话:12317